駁殼槍圖片 結構圖(算命的為什麽算的那麽準)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駁殼槍圖片,以及駁殼槍圖片 結構圖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駁殼槍為什麽要淘汰
- 算命的為什麽算的那麽準?
- 求圖片:毛瑟駁殼槍後視圖
- 駁殼槍怎樣裝子彈?
- 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 正確的握手槍姿式是什麽 最好有圖片
Q1:駁殼槍為什麽要淘汰
駁殼槍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威力太小,它是威力最小的手槍,口徑小、子彈長度短,造成彈藥少,所以威力就小了
一,淘汰的其他原因
1,駁殼槍跳彈嚴重 連發精度低。
2. 做工複雜,該槍價格太高,
3. 裝備歐洲軍隊當手槍則尺寸太大,
4. 作為衝鋒槍又不易控製槍口上跳,
5. 全自動射擊前須將木製槍匣組合到槍身上作為槍托,以控製槍口上跳,操作複雜,攜行較難。
6,科技進步,新式武器的發明和出現,如衝鋒槍等自動化武器的出現,
二,駁殼槍簡介
駁殼槍,中國又稱盒子炮,其正式名稱是毛瑟軍用手槍(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廠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專利,次年正式生產。由於其槍套是一個木盒,因此在中國也有稱為匣槍的。有一種全自動型的,稱做快慢機,毛瑟廠則稱之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產。在我國很多小說裏經常能看到“快慢機”這個詞, 而駁殼槍另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名稱是自來得手槍,許多人以為隻有速射型稱為自來得,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自來得一直是這一類手槍在中國比較正式的通稱。最早的駁殼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閑暇聊設計出來的。但是該槍最後申請專利者是毛瑟兵工廠的老板,所以駁殼槍也叫毛瑟手槍。
1896年,毛瑟兵工廠希望能為德國軍隊生產駁殼槍。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廠停產駁殼槍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采用駁殼槍作為軍隊的製式武器。在這幾十年裏毛瑟廠估計大約生產了一百萬把的各式各樣的駁殼槍。而其他國家仿造生產的數量則幾倍於此。各國軍隊不采用駁殼槍並不是因為該槍的質量不好,而是因為它價格太高,而且該槍裝備歐洲軍隊當手槍則尺寸太大,而做為步槍又威力太小了,實在是不上不下,左右為難。所謂瑕不掩瑜,駁殼槍真正被使用者所喜愛的是在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正處在水深火熱中,各派軍閥相互征戰,急需要武器進行作戰,而當時的日本控製西方向中國出口軍火,但做為手槍的駁殼槍不在此列,因此駁殼槍成為各派武裝的首選。在中國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鬥爭中人民武裝也大量的奪取敵人的武器來武裝自己。因此人民軍隊裏也大量裝備這種駁殼槍,打響南昌起義第一槍的起義部隊總指揮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駁殼槍。
這種槍在射擊時有個缺點,由於它的拋彈口在槍的正上方,拋殼時容易打傷持槍人。所以射擊時要傾斜45度,就像電影中表現的那樣。
三,駁殼槍在中國的生產
中國的盒子炮來源有四種:
1. 中國各兵工廠以機械輔助生產的: 這一類的盒子炮材質及加工品質較好, 雖然仍脫不了手工裝配, 零件不能互換等毛病, 但整體而言, 幾乎可以與舶來品相較。 已知的生產廠至少有: 漢陽兵工廠、 鞏縣兵工廠、 大沽造船所、 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 重慶武器修理所、 衡陽軍械局等。
漢造毛瑟7.63駁殼槍諸元資料(1947年9月兵工署出版)
全長: 288mm
全重: 1.16kg
槍管長(連彈膛): 132mm
口徑: 7.63mm
表尺射程: 1000m
來複線: 6條,右旋
來複線纏度: 200mm
瞄準基線長: 230mm
裝彈具式樣: 彈夾
2. 修械所、 廠、 隊生產: 這一類盒子炮為隨軍修械隊, 在修槍之餘, 也製造一些軍械。 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 湘西荼陵修械所、 八路軍梁溝四所等。 這一類的材質及品質差距極大, 有的修械所設備好, 材料供應好, 則產品較佳。 中共在敵後的修械所, 因為鋼材來源斷絕, 多半是用鐵道鋼加工而成。
3. 私人遊動修槍、 造槍商販: 這是一個特殊的行業, 有如走方郎中。 史料中說到河北、 河南、 四川都很多。 由一人到數人不等, 為地方豪強大戶、 小股軍隊土匪修造槍枝, 按客戶的意思, 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天半月, 以手工打造。 其品質依人而異, 一般都烙印有原廠的一切印記, 惟妙惟肖。 當然, 也有的印得不知所雲, 可能是沒有原槍作樣子, 隻是師傅教下來, 以訛傳訛。 這類槍很多中看不中用, 打幾發是可以, 打多了就會出問題。 有許多的表麵處理非常粗糙, 一看就曉得是手工打造。
Q2:算命的為什麽算的那麽準?
其實算命的也不完全都是靠猜,大部分人之所以覺得算命的人算的比較準,實際上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心理作用,另外很多上麵的人其實也都是看過《易經》。這本書應該也算是我國流傳下來比較古老的一本書了,所以說裏麵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思想以及一些虛擬飄渺的玄幻道術,但是我們必須要正確的來看待《易經》。《易經》當中其實也是蘊藏著一些古老文化的精華,裏麵更是凝聚了很多新人的智慧。
其實很多比較有名氣的算命先生基本上都是讀過這本書的,另外他們也是掌握著一些陰陽學說,這部分算命先生就會以這些東西為基礎來給別人算命。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算命本身就是一種不科學的說法,這部分人隻是比較精通心理學,利用人們的表情以及一些動作來做出一些判斷而已。
你比如說如果晚輩去幫長輩算命,那大多都是看一下長輩的身體狀況如何,這部分算命先生則是會通過算命人的說話語氣以及一些細小的動作,來判斷出家裏長輩的身體狀況,這其實就是一些心理學而已。再加上這部分算命先生本身對《易經》還有一些陰陽學說,也是非常的精通,所以我們老是會覺得這些算命先生能夠說出一些高深莫測的話。
但如果你對算命結果來進行一個仔細的推敲,就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算命結果,大多都是一些比較模棱兩可的回答,人的感覺就是天機不可泄露。在回家之後,如果你發現應驗了,那你就會覺得這個算命先生算的特別的準,那如果沒有應驗,由於對方給出的結論本身就很模棱兩可,所以你也不會覺得對方算的結果不太準確。
Q3:求圖片:毛瑟駁殼槍後視圖
這張圖清晰吧!
Q4:駁殼槍怎樣裝子彈?
您說的是毛瑟1896式7.63毫米口徑手槍,雖然名字叫毛瑟卻不是毛瑟爺爺設計的。這個手槍有6、10、20發的蛋匣,但是不能拆下,不同於其他可拆卸蛋匣手槍,槍彈可一發一發地裝填,也可通過彈夾(蛋匣不同於蛋夾,不是一個東西)裝填。如果用彈夾供彈,射擊時,必須將彈夾取下。這兩種供彈方式都是通過打開槍身右側的可移動彈匣蓋實現的。樓上的意思是這個手槍的蛋匣是可以拆下的,這是不對的,老步槍可以使用蛋夾供蛋,比如毛瑟1898步槍可以使用5發蛋夾把子彈按壓入膛,然後取下彈夾,1896手槍也是這樣的,比較不方便
Q5: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
關於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有:
1、少年毛澤東上私塾
1900年,毛澤東剛滿7歲,開始在韶山南岸讀私塾。1904年,轉學於韶山關公橋私塾。1905年春至1906年夏,在韶山橋頭灣、鍾家灣私塾讀書。1906年秋,轉學韶山井灣裏私塾。後因父親種田需要幫手,這年秋天起輟學在家務農。
他的記憶力和領悟力很高,小說中的許多故事都記得很熟,許多人物事例能夠隨時用來觀察和比喻生活。對這6年的讀書生活,毛澤東後來概括為“六年孔夫子”。6年私塾為毛澤東打下了較深厚的古文功底。
2、剪辮子表決心
1911年4月,清政府為了將川漢、粵漢鐵路的修築權從民族資產階級手裏收回,以出讓給帝國主義,頒布了所謂“鐵路國有”的賣國政策,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湖南學生界尤為激烈,倡言罷課,開會演說。毛澤東即是其中的一員。
為了表示與反動、賣國的清政府徹底決裂,毛澤東毅然剪掉頭上的辮子,並且說服他的朋友和同學也剪掉,以表示反抗清朝的決心。
3、被同學譽為“時事通”
毛澤東在一師求學期間,正是清王朝剛剛覆滅,共和初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酣,中國社會劇烈動蕩的年代。毛澤東特別關注中國和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天天閱讀省內外各種報刊。
他把三分之一的錢用來訂報、買書、買雜誌,除了自己訂閱報刊和到學校閱報室閱覽外,還經常向人借閱報刊。麵對當時複雜多變的局勢,人們一般都議論紛紛,常常困惑不解,然而毛澤東卻看得清楚,而且還能說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分析得鞭辟入裏。
他還經常就一些重大的時事問題,如列強如何侵略中國,中國為什麽被侵略而不能抵抗,青年對救國的責任等,向同學們發表演講。因此,被同學們譽為“時事通”。
4、倡導體育鍛煉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時期,毛澤東除悉心學術研究、關心時事、向社會學習等之外,還特別重視體格鍛煉,主張德、智、體三育並重,心力與體力全麵發展。在擔任一師學友會總務以後,他更加積極倡導體育鍛煉,並主持開展各種全校性的體育活動,同時注意改善學校的衛生條件。
毛澤東不單是重視體育的宣傳者,而且是熱心的實行者。他最喜好的鍛煉體格的方法有:野遊、爬山、露宿、風浴、雨浴、遊泳、冷水浴。青年毛澤東對鍛煉體格的重視,表明他當時就已認識到德、智、體全麵發展的重要性。
5、第一次到北京
1918年8月19日,毛澤東為組織湖南青年赴法勤工儉學,第一次到達北京。在京之初,主要是會同蔡和森等人從事赴法勤工儉學的組織工作。
9月底,經楊昌濟介紹,到李大釗任主任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當助理員。在北大圖書館工作,不僅解決了必須的生活費用,而且通過每天管理和閱讀報刊,使毛澤東從中吸收了許多新鮮有益的知識,為他提供了結識名流學者的便利條件。
在這裏,他認識了許多著名的新文化運動頭麵人物,如傅斯年、羅家倫等等,還與張國燾、康白情、段錫朋等人有了交往。在工作之餘,他還時常到北京大學去旁聽,並加入了北大的哲學研究會和新文學研究會。
Q6:正確的握手槍姿式是什麽 最好有圖片
樓上兩位說的似乎不是很準確。手槍射擊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正規握法。各國軍警普遍采用的方法就有3種,其餘的變種就更多了。
初學者最普遍的握法,是雙腳分開站立,單手舉槍與肩同高。身體的握槍手一側對著目標。這種方法簡單易學,精度較高,但不太實用。因為實戰中根本不可能有象靶場上那樣從容站立瞄準的機會。
第二種是雙腳分開站立,雙手握槍,正麵對著目標。這種雙手握槍方法便於控製後坐力,適合腕力較小者和女性使用。但由於正對目標,身體被彈麵積較大,所以危險性比第一種方法高。歐美警察常用的,用另一隻手握住或架住握槍手手腕的方法,也都是這種方法的變種。
第三種是單手握槍,隨機出槍射擊,而不拘泥手臂高度和角度。這種方法最貼近實戰,但難度極高。使用者需具備很大腕力和臂力,並經過大量射擊訓練,才能達到較好的射擊效果。一般隻有訓練良好的精銳部隊或特種兵才采用。
至於將槍身傾斜一定角度出槍射擊的方法,隻是我國針對德國毛瑟M1932自動手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駁殼槍”、“大肚匣子”,發明的一種出槍方法。這種手槍可以象衝鋒槍那樣連發射擊,但連發時後坐力很大,槍口上跳明顯,單手無法控製。傾斜一定角度出槍,可以變上跳為橫掃,形成扇形的火力網,大大提高了命中概率。
除了連發狀態下的駁殼槍以外,其它手槍沒有任何必要傾斜出槍,這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關於駁殼槍圖片和駁殼槍圖片 結構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駁殼槍圖片的詳細內容...
评论列表